公務員-面試熱點:爸爸,你有空了回來看看俺
熱點概況
據近日,隨著假期結束,人們陸續(xù)踏上復工路。面對團圓后的別離,萌娃們的反應讓網友直呼又感動又心疼。爸爸離家返工女兒一大早門口送別。
2月24日,河南省周口市一段爸爸離家返工女兒不舍送別的視頻讓人感動。視頻中女兒先是站在門口遠遠看著爸爸,默默送別。隨后爸爸搖下車窗說:“再見”。女兒才慢慢上前,但她并沒有挽留,而是湊近車窗說:“爸爸,你有空了回來看看俺。”
女孩爸爸劉先生表示,前一天晚上和孩子說要走了,女兒特意一大早起來送他。因為每年最多回家兩次,往年離別,孩子都會不開心,但他會解釋自己為什么出去工作,而今年劉先生覺得女兒更能理解自己了,他說:“聽到這句話意外又感動,覺得孩子長大了。”
主流觀點
@《人民日報》:短暫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聚。離家在外,前途是星辰大海,身后有惦念期盼。愿一切小別離,都有大團圓。
@騰訊網:就目前來看,留守兒童的問題始終是一個難題,各級政府及社會團體組織都在尋求解決辦法及途徑,還沒有一個好的切入點。其根源是多方向的,無論各級組織多么重視,我認為最關鍵是留守兒童的父母是如何看待此問題。當然如果都能在家附近就業(yè),是最好的選擇?,F在鼓勵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鄉(xiāng)村振興政策的完善,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有效方式?,F在也有很多把老人孩子帶到一起,可能花費要大一些,但對兒童成長一定有好處。
@習近平總書記:要關心留守兒童、留守老年人,完善工作機制和措施,加強管理和服務,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深度分析
(一)本質:反映當前留守兒童問題依然嚴峻,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勢在必行。究其本質,還是在于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平衡,貧富差距大。
(二)關注點一:留守兒童僅僅在農村嗎?
以往的留守兒童是農村面臨的大問題,而現在,不僅僅在農村,很多城市的孩子也面臨成為留守兒童的問題。
(三)關注點二: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留守兒童?
1.大城市就業(yè)機會多,就業(yè)種類豐富,用工需求大,工資水平高,由此吸引大批外來人員進城務工,與此同時,大城市生活壓力大,消費高,就導致很多人將孩子留在老家生活;
2.農村僅僅靠種地,很難維持生計。且近些年來,土地流轉集中管理,地里的活也沒有了,就有更多的人外出打工。這樣一來,就會一批影響一批,更多的人加入到外出打工大軍之中。
(四)關注點三:留守兒童會產生什么問題?
1.孩子的安全感出現缺失,性格產生缺陷;
2.與父母分離,感情淡化;
3.對孩子的教育缺位,放任自流。
面試模擬 近日,隨著假期結束,人們陸續(xù)踏上復工路。而很多打工人的孩子,常年只能在家等待家長短暫的相聚,他們被稱作“留守兒童”。對于“留守兒童”,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飛躍式發(fā)展,與此同時,也伴生著一系列問題,留守兒童就是其中一大難題。以往的留守兒童是農村面臨的大問題,而現在,不僅僅在農村,很多城市的孩子也面臨成為留守兒童的問題。問題在不斷變化,更要求我們加大關注力度,破解留守難題。
首先,我們需要思考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留守兒童呢?究其本質,還是在于經濟發(fā)展和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平衡,貧富差距大。一方面,大城市就業(yè)機會多,就業(yè)種類豐富,用工需求大,工資水平高,由此吸引大批外來人員進城務工。與此同時,大城市生活壓力大,消費高,就導致很多人將孩子留在老家生活。另一方面,農村僅僅靠種地,很難維持生計。且近些年來,土地流轉集中管理,地里的活也沒有了,以往外出打工多為男性,而現在很多崗位急需女性務工人員。比如,月嫂、育兒嫂、保姆等等,門檻低,收入高,便吸引更多的人外出打工。這樣一來,就會一批影響一批,更多的人加入到外出打工大軍之中。這時,孩子只能被留在家里,也是無奈之舉,物質和精神供給很難同時平衡。
其次,我想說,物質的富足永遠替代不了精神的充盈,留守兒童會產生一系列我們難以估量的問題。比如:孩子的安全感出現缺失,性格產生缺陷。父母的愛是無人能夠替代的,試想,孩子從小缺失父母的陪伴,孩子會缺失愛,不夠自信,膽怯。又或是到了另一個極端,極度自信但怕受到傷害,很難承受挫折。除此之外,與父母分離,會出現感情淡化的問題。當孩子需要父母時,父母不在,慢慢孩子不再需要父母,這將是父母和孩子一輩子的遺憾。再者,對孩子的教育缺位,放任自流。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把輔導功課,規(guī)劃人生的任務交到隔輩手中,一來老人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二來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樣的危害是終其一生的。
最后,留守兒童問題是我們面對的一大難題,需要地方政府,尤其是縣級政府主動作為,拓寬留守兒童問題的破解路徑。要加大財政投入,因地制宜保障留守兒童受到關愛,并學習優(yōu)秀地區(qū)做法,例如,廣東建設“農村兒童友好社區(qū)”,提供文化娛樂、家教培訓及心理輔導等關愛服務;重慶墊江推廣“愛心家長”,把每個留守兒童都當作自己的孩子;深圳進行“家校合作”,改變父母用物質補償代替情感交流的習慣??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需要政府、學校、社會愛心人士共同發(fā)力,才能有所改變。
鄉(xiāng)村振興要振興人心,而留守兒童這一群體又是重中之重,正如習總書記所說:“要關心留守兒童,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