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熱點:公務員是否響應三胎政策
熱點概況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yōu)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老齡化是全球性人口發(fā)展趨勢,也是我國發(fā)展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前后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將對經濟運行全領域、社會建設各環(huán)節(jié)、社會文化多方面產生深遠影響。實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釋放生育潛能,減緩人口老齡化進程,促進代際和諧,增強社會整體活力。”
主流觀點
@中國報道網:《決定》的出臺,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人口發(fā)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國情、國策意識,從自己和自己家人老年生活需求、國家人口長遠發(fā)展等多角度,把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思想、行動統(tǒng)一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積極行動起來,自覺落實三孩生育政策。
@新浪新聞:《落實三孩政策,黨員干部應見行動》這篇文章,錯就錯在作者沒有擺正位置,只知道旗幟鮮明,不知道委婉曲折;只知道理直氣壯,不懂得剛柔相濟;只知道“站位正確”是正能量,不知道“點到為止”也是正能量。這是在“道德綁架”“以權壓制”黨員干部。以這種“最反感的官話”來解讀國家政策、引導輿論走向,顯然已經脫離了群眾、遠離了地氣,背離了引導輿論的初衷。
@新聞晨報:三孩政策的落實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必須要建立起一整套鼓勵生育的配套政策,更為重要的則是提升育齡夫婦的生育意愿,這既非一日之功,更不能靠喊口號、義務綁架來推動,過去一些基層在落實國家計劃生育政策時粗暴的作風,同樣決不允許在實施三孩政策時重現(xiàn)。
深度分析
(一)背景:
三胎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依法實施三孩生育政策,是家庭人氣增長的外在表現(xiàn),也是國家人口增長的必然需求。落實三孩生育政策,人人有責,是每一名公民承擔國家人口發(fā)展的責任,也是每一名公民履行國家人口發(fā)展的義務。
(二)關注點一:新生兒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1.身體因素和年齡因素所致。吃的東西不健康,作息不規(guī)律等客觀因素,導致身體情況不敢生。
2.現(xiàn)實因素和經濟壓力所致。上學難、上學貴、就醫(yī)難、就醫(yī)貴等情況,導致許多夫婦不愿多育,家庭的經濟情況無法承擔壓力。
3.現(xiàn)代的思想及社會氛圍所致。很多人不愿意收養(yǎng)孩子,甘愿做丁克,甚至很多人都不愿意結婚更別提生子等。
(三)關注點二:公務員響應政策的方式有哪些?
1.公務員對于國家出臺的所有政策都要積極響應,但也不是強制執(zhí)行,而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落實三孩政策。
2.加大宣傳力度。公務員除了踐行新的生育政策,也要積極學習政策的初衷與內容。主動教育、引導周圍的人認識和落實政策。
3.優(yōu)化服務,做好后續(xù)的保障工作。有張力的政策是需要有力度的支撐,三胎政策絕不是“一放了之”,只有清除擋在生育意愿之前的障礙,消除影響人們生育的痛點,才能推動三孩政策落地落實。
面試模擬 近日,一篇題為《落實三孩政策,黨員干部應見行動》的文章,這幾天引發(fā)一些議論。文章內容涉及“每一名黨員干部不能因為這樣那樣的主客觀原因,不結婚,不生育,也不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只生育一個或兩個孩子。”等類似言語。作為公務員該如何響應國家政策,請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解析】
我國現(xiàn)階段面臨老齡化嚴重形勢,三胎政策目的是為了解決我國老齡化的問題。黨員干部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同樣公務員也是領頭羊的角色,是應該積極地去響應國家的號召,履行自身的職責,但絕非像題干文章中一樣出現(xiàn)強制性的要求。我們應該理性,客觀地看待這一現(xiàn)象。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國老齡化嚴重,為什么新生兒出生率底下的問題,從根源解決問題才能藥到病除。
第一,因個人原因導致?,F(xiàn)在的年輕人因工作壓力比較大或生活方式不規(guī)律所以影響了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那不健康的身體又怎能承受多次生育的挑戰(zhàn)。
第二,因社會氛圍導致?,F(xiàn)在生活壓力大,各行各業(yè)都是996和白加黑,所以很多年輕人都自顧不暇了,更別提拖家?guī)Э?。生活中物價的提升,也是導致年輕人不敢結婚的主要原因,生育后產生的各種經濟壓力更是讓人望而卻步。
第三,很多后續(xù)的政策還不完善。如今看病難看病貴、上學難上學貴等情況還未解決,很多人也不想讓孩子承受這樣的壓力,所以好多人算責單身,甚至是做丁克等。
那其實落實三胎政策本是大方向的去解決問題,正確的引導群眾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改變老齡化的現(xiàn)狀,而不是像題干中那篇文章的內容一樣,強制性的去讓黨員干部落實三胎政策。這樣不僅不能促進政策更好的落實,反而完全與初衷背道而馳,引發(fā)更多的社會矛盾。
文章強制性的言語,不僅會引起眾人的反感,甚至導致輿論“翻車”,影響整個的社會氛圍,更不利于政策的正確解讀和實施。這樣盛氣凌人的道德綁架,也會讓黨員干部處于尷尬境地,利用原則的正確性去要求,這種“一刀切”“一堵之”的做法,并沒有真正的考慮到黨員干部個人的情況,所以必定是難以引起共鳴,也難受到眾人推崇。其實從文章的寓意中我們也能解讀到,三胎政策確實落實困難,有很多的阻礙,那我們也不能用強制性的要求去解決問題。
我認為無論是作為黨員干部還是公務員,我們的使命和肩負的責任都是一致的,但一定是靠大家的能力共同推動,才能讓政策落地落實。
第一,公務員必須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前提一定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做出最大貢獻。積極響應目的是為了增加人口,讓大家有和諧美滿的家庭,切勿盲目推崇。
第二,正確的宣傳和引導,方能達成結果。我們要了解的是此次出臺的政策,關鍵詞為“優(yōu)化”,所以在各方的政策保障上,都在不斷的完善。各方媒體應正確解讀和引導,不能出現(xiàn)強制性,錯誤闡釋《決定》的精神,避免不負責任的行為出現(xiàn)。而公務員也要正確的認識《決定》精神,并積極宣傳引導周圍人,促進政策落實。
第三,加快完善后續(xù)配套政策升級。三孩政策的落實是一項非常負責的工作,想要提升育齡夫婦的生育意愿,就要從源頭打消他們的后顧之憂。對女性的個人保障以及減輕家庭的負擔,再到未來孩子的教育與醫(yī)療保障政策等,根據不同家庭的不同情況去解決困難。
我們需要吸取以往政策實施的經驗教訓,根據現(xiàn)實的情況適時升級政策,這既非一日之功。人口政策事關國家發(fā)展,又牽動著千家萬戶,人人有責,形成合力才能促進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