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當前位置:華圖網校 > 廣東 > 公務員 > 申論輔導 > 申論備考 >
2008年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及答案解析
2011-03-01 13:47  華圖網?!↑c擊:

  材料6:

  在這次雪災中,整體而言,大部分抗災救災的職能都由各級各地政府部門承擔起來了,官方成為抗災救災的絕對主力。事實上,在復雜多元的現(xiàn)代社會,政府的職能不是萬能的,政府來承擔抗災救災的全部責任和風險難免見襟見肘。在重大自然災害面前,NGO(非政府組織)作為一種社會自治機制,它的特征決定了它在應對突發(fā)事件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作用。整合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資源和力量,加強兩者之間的合作與協(xié)調,是現(xiàn)代應急機制的特點和趨勢。

  1995年日本阪神發(fā)生的大地震,由于程序復雜的行政管理體制,政府救災對策總部在地震后的第三天才得以成立,而在政府的應對程序啟動之前,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NGO和志愿者已經到達了現(xiàn)場并開始組織資源、運輸物資、展開救助。危機過后,一直沉默的NGO在日本得到了認可。這說明,在緊急情況下,NGO可以彌補政府職能的不足,甚至起到政府部門難以起到的作用。美國前總統(tǒng)、聯(lián)合國秘書長海嘯重建特使克林頓,總結印度洋大海嘯救災工作的八點經驗教訓,其中一條就是應充分發(fā)揮NGO在救災工作中的作用。在海嘯救災中非政府機構承擔了三分之一的援助資金和實際工作,他們已經成為救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NGO無論是數量還是規(guī)模上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據民政部的統(tǒng)計,截止到2004年底,全國共有非政府組織28.37萬個。但是,我國自非政府組織誕生之日起,始終面臨著政社不分、相關法律的不完善和難以實施的問題,由此帶來NGO資源動員能力嚴重不足、運行效率低下等諸多問題。有學者認為,NGO機構比較小,靈活性強,應對突發(fā)事件反應迅速。災害發(fā)生后,他們一方面可以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進行救助,另一方面能夠馬上組織捐款捐物和動員志愿者,做出及時的反應。而政府不僅要判斷真實情況,而且要通過龐大的管理體制層層上報、層層決策,然后才能采取行動,往往會錯失救災的最佳時機。

  材料7:

  從目前我國社會救助資金的來源看,政府公共財政投入占絕大多數的份額。根據民政部的統(tǒng)計,2006年我國民政事業(yè)費支出為782.3億元,這對于4000多萬需要救濟的城市貧困人口來說,可謂是杯水車薪。在這次雨雪冰凍災害中,各界人士紛紛解囊相助,據統(tǒng)計,截止到2月12日,民政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華慈善總會和7個重災區(qū)接收救災捐款物近12億元人民幣。據中華慈善總會統(tǒng)計,我國每年的捐贈75%來自國外,來自國內的25%中,15%由富人捐贈,10%來自平民百姓捐贈。而美國的慈善捐款10%來自公司企業(yè),5%來自大型基金會,85%來自民眾。

  中國企業(yè)的慈善行為最初是由直接捐贈開始的,而捐贈的對象多是各種官辦基金會。很多至今頗具影響力的公募基金會,都脫胎于政府部委。比如,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是團中央辦的,中國少年兒童發(fā)展基金會是全國婦聯(lián)辦的,中國扶貧基金會是農業(yè)部辦的。中國的民間慈善組織發(fā)展面臨的一個主要障礙是準入門檻太高。成立民間組織所依據的法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不僅申請手續(xù)繁復,而且審核條件苛刻,比如民間組織到民政部門注冊時,必須要有一個黨政機關作為業(yè)務主管部門,而且必須經過主管部門的批準。這使得許多民間慈善組織因為找不到主管部門掛靠,要么成立不了,要么走曲線救國的路線,采用工商注冊登記的辦法尋求合法注冊,而這樣的操作,就必須按照企業(yè)的標準照章納稅,組織和運作成本負擔相當重。同時,人手較少,尤其是缺乏專業(yè)人士,也是目前困擾相當一部分由企業(yè)設立的基金會的突出問題,慈善活動都需要有一個專業(yè)的慈善項目組織管理人才,在中國這個才是最為棘手的問題。

  在西方經濟發(fā)達國家,政府支持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的最有力手段就是制定明確、優(yōu)惠的免稅政策。而我國目前對于免稅問題政策比較模糊、優(yōu)惠的額度偏低、程序繁瑣,無形中打擊了人們特別是企業(yè)捐贈的積極性。比如,根據我國目前的稅法所得額的3%以內,企業(yè)可以享受免稅待遇,一旦捐贈金額超過3%,企業(yè)還得為捐款項的超出部分納稅。這就造成企業(yè)捐得越多,稅交得也越多。對于個人而言,享受免稅待遇所要經歷的繁瑣程序,也讓人望而卻步。

  一遇到災害,大凡機關單位總是按人頭、依職務指派捐款或捐物,捐多捐少都有定數,行政色彩濃厚、缺乏自愿性、獨立性、自覺性。一般說,你想不捐或者多捐似乎都是說不過去也是容易被當前“另類”。捐贈了款物,心里都愿意知道這些款物用在什么地方,是否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由于目前我國慈善事業(yè)的公示和監(jiān)督體系尚未完全建立,造成部分慈善機構缺少必要的行為自律、監(jiān)督和審計,沒有募捐和執(zhí)行的專業(yè)分工,管理上存在漏洞,善款使用上隨意性大,甚至出現(xiàn)侵占、挪用、貪污捐贈物的行為,使得慈善機構的公信力和效率經常被質疑。

看過本篇的網友還看過

發(fā)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表情:
匿名

最新評論

一周資訊排行
本月資訊排行
華圖網校命中2011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意見反饋 | 合作加盟 | 媒體關注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網址導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圖網校 版權所有 京ICP證0903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