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閱讀理解(1.21)

接下來練習下面1-5題!
1.膚色是人體美的重要特征。面部皮膚是最吸引人注目的地方,健美的面部皮膚可以增添人的姿色,反映人的健康狀況和精神面貌。中國人大多是黃膚色人種,光潔柔潤、白里透紅的顏面,往往被人們稱道和羨慕。
依據(jù)這段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中國人膚色最美麗
B.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喜歡中國人
C.面部皮膚是膚色美的集中體現(xiàn)
D.觀察面部膚色就可以透視人的內心
2.所謂“泛智”,在夸美紐斯看來,是指廣泛的、全面的智慧。而泛智教育則是實現(xiàn)泛智理想的工具。泛智教育強調兩點,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兒童,不論貧富貴賤,“人人均應受教育”;二是“人人均需學習一切”。對此,夸美紐斯作了明確的說明:“我們希望有一種智慧的學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學校即泛智學校,也就是泛智工場。在那里,人人許可受教育,在那里可以學習當前和將來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學科,并且學得十分完善”。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為準確的是( )。
A.泛智教育的對象是廣泛的平等的
B.泛智教育是全面發(fā)展的教育
C.泛智學校教給學生所需要的一切
D.泛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
3.每一種行為都來自一定的思想,不一定都是行動的信號,人們越是充分運用語言工具自由地交流思想,越是能運用正確的認識以支配較為理智的行動。因此,鎮(zhèn)壓言論往往不是防止錯誤的行動,倒是防止了深思熟慮的行動,其結果必然是,假如壓力有足夠大,人們則消極被動,假如壓力小了,人們就還任意亂動。
作者通過以上文字想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是( )。
A.有思想就會產生行動
B.限制言論會限制思想
C.限制言論可以限制行動
D.行動產生于思想
4.無論如何,《現(xiàn)代儒學論》能在中國內地引起歡呼,總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這至少說明“關心形而下”的學術探究已不再是明清之際的地下輿論,并且范圍也絕不僅限于知識分子層面。從國家之間橫向來看,這的確是個遲到的文化現(xiàn)象,但從中國自身縱向來看,它的到來又并不為晚。
最后一句中“它”指代的是( )。
A.我們看到《現(xiàn)代儒學論》能在中國內地引起歡呼的現(xiàn)象
B.“關心形而下”的學術探究突破時間、范圍且獲得發(fā)展
C.明清之際的地下輿論
D.知識分子間的探究
5.研究人員讓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用詞匯組成語義對應關系。比如,孩子們看到鷹、熊和知更鳥這幾個詞之后,就要根據(jù)詞義來將它們進行最好的組合。結果顯示,年齡大的參與者比小的參與者更容易產生不同類型的錯誤記憶。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有著多種分類形式。比如,小孩子會把鷹和知更鳥歸為鳥類,而大一點的孩子就會把鷹和熊都歸為捕獵的食肉動物。相比小孩子,他們的頭腦中就多了一個食肉動物的概念。
下列符合文意的是( )。
A.年長的孩子比年幼的孩子更容易產生錯誤的記憶
B.年長和年幼的孩子在回憶時就會產生不同的錯誤
C.小孩子作證就比青少年或者成人更可靠
D.根據(jù)不同事件的性質以及證據(jù)和證詞,年幼的孩子記憶有時可能會更加準確
參考答案與解析
1.C【解析】根據(jù)提問標志詞“正確”可知考查細節(jié)判斷。
由文中第一句話“膚色是人體美的重要特征。面部皮膚是最吸引人注目的地方”可知C是正確的。A、B很容易排除。D混淆概念,文中說“健美的面部皮膚可以增添人姿色,反映人的健康狀況和精神面貌”但不等于“透視人的內心”,因此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
2.D【解析】本段文字論述的核心是“泛智教育”問題,“泛智教育”的核心是一切人學習一切。受教育的人是沒有區(qū)別的,即一切人;所要學習的東西是全面的,即一切事物;看選項,只有D項表述最為準確。A 、B兩項都是側重于“泛智教育”的某一個方面,片面;C項是對“泛智教育”教育形式的具體說明,不是材料論述的主體,屬偷換概念。故答案選D。
3.B【解析】據(jù)提問可知此題為表面主旨題。
根據(jù)層次結構可知材料是“鋪墊理論—明確觀點—正反加強”的“分—總—分”結構,因此文段的主旨句為“鎮(zhèn)壓言論往往不是防止錯誤的行動,倒是防止了深思熟慮的行動”,所以文段的主要意思是限制言論會限制思想的產生,B項符合題意。
A項理解錯誤,根據(jù)文中“每一種行為都來自一定的思想”可知,思想只是行動的必要條件,并不是充分條件,所以有思想也不一定會產生行動;C、D項未把握重點,并不是文段想表達的中心意思。故正確答案為B。
4.B【解析】做這樣“指代”題型的時候,要找與之距離最近的,看原文,CD是最近的,但根據(jù)第二句話可知“關心形而下”的學術探究是CD兩項所闡述的對象,故B正確。
5.A【解析】本題為表面主旨題。
根據(jù)材料“結果顯示,年齡大的參與者比小的參與者更容易產生不同類型的錯誤記憶”可知選項A正確。
選項B“不同的錯誤”表述錯誤,文段中是“不同類型的錯誤”。選項C、D過度推斷。
故正確答案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