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每日一練(2月16日)

【模擬題】一則老外騎友攔車捍衛(wèi)自行車道的新聞在微博火了,一輛轎車在堵車時段從旁邊的自行車道開來,并按喇叭示意前面的自行車閃開。外國騎友沒讓他過,反倒將自行車攔在車前,并示意轎車上的男子退出自行車道。你怎么看?
【題目類型】綜合分析現(xiàn)象類
【能力考查】綜合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解 析 人】張燕
【參考解析】
自行車出行有利于減緩道路交通堵塞,改善自然環(huán)境。但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漸從自行車王國跨入汽車大國,機動車保有量已經趕超發(fā)達國家,但由此對應的國民素質和道路交通還不夠完善,需要提高。就像外國人能勇敢的站出來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一樣,不但應該敲醒國人“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態(tài),也應該反思我們的社會道德意識如何提高,道路設置的硬件如何改變。
國人的自行車道路權保護意識淡薄,自行車道建設不夠完善,機動車占道,罔顧騎車人的安全,諸如此類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這種亂象存在的原因來自多方面的監(jiān)管不力,第一全民意識的淡薄,現(xiàn)實中大多數(shù)人對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的機動車仍然采取避讓的方式,那就需要我們每個人以主人公的心態(tài)去對待社會上的亂象,不怕“惹事”;第二是法律的缺失,對于占道之類的行為未能形成真正的管理機制,雖然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確有相關規(guī)定,然而似乎執(zhí)法人員也對這類現(xiàn)象熟視無睹;同樣也有道路設置城市規(guī)劃的不合理,國內為騎行者開辟合理的自行車道設置的城市仍屬少數(shù),不少城市的自行車道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第三社會中的開車一族應該做到對自己行為的約束,我們國家還處于社會的轉型期,矛盾突出,違法的成本也不高,但是如果出行者每個人都能高尚一分,是可以做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等一分世界清靜”的。
理直氣壯與不文明的機動車進行理論,保護自己的權益才能真正促使國家,社會的進步。每個人的一小步,才能讓國家的改革做到具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