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jié)前,因為沒有完成富士康的招工任務,劉寶玉(化名)不得不去成都富士康工廠“頂工”。機關領導對她說,“招不到人,只能自己人去”。
身為公務員的劉寶玉今年26歲,皮膚白皙,經(jīng)常笑瞇瞇的。但回想起那段在富士康的日子,她臉上立時沒了笑容,“這事兒特別荒唐,同學、同事們都笑我說是不是去富士康跳樓了。”說這話時,劉寶玉顯得非常小心,生怕路過的人聽到。
自從成都2010年引入富士康這只“金鳳凰”后,許多四川公務員在年底考核中就多了一項內(nèi)容——能否完成富士康的招工任務。成都富士康是中西部迄今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是四川省1號工程,也承載著成都實現(xiàn)信息產(chǎn)業(yè)跨越發(fā)展,打造幾千億元IT產(chǎn)品產(chǎn)業(yè)鏈的希望。而在引入富士康時,除了優(yōu)惠的稅收、用地等條件外,四川省政府還承諾了一個令人驚詫的條件:幫助招募一線勞工。
一年多過去了,這項勞工招募承諾遠沒有當初政府設想的那么簡單,除了垂直下行、各地市攤派,一些如“買人頭”式的灰色市場行為也已浮現(xiàn)出來,政府在招工難以達標下處于窘迫的兩難境地,以至于像劉寶玉這樣的公務員也被迫頂包進廠,以完成政府許諾的用工名額。
政府招工
劉寶玉在成都富士康待了約一個月。在此期間,從四川省各地由當?shù)毓賳T帶隊前來工作的隊伍屢見不鮮。有一天,她看到從綿陽一下子來了四五百人,其中就有大學生村官。那個大學生村官看了看她,彼此心照不宣。只有在富士康干滿15個工作日后,政府才算完成一個名額指標。
4月19日,富士康深圳總部一行政工作人員介紹,“成都工廠一直在進人,但一直都沒能滿足需求。每天進3000到5000人很正常。有時每天甚至以萬為單位招聘員工。”該行政人員承認,一線勞工的招募一直由政府部門操作。“富士康只是把需求人數(shù)隨時報給四川省勞動部門(富士康稱之為‘1號辦’),由他們統(tǒng)籌社會資源,不斷招聘新人進入工廠。”四川省專門召開了兩次富士康成都項目人力資源招募工作會議。一些地方政府提出,對招募工作要實行一票否決制。
以四川瀘州敘永縣龍鳳鄉(xiāng)為例,龍鳳鄉(xiāng)提出將富士康招募工作納入年終目標考核,每完成1人獎勵(公務員個人)600元;超額完成任務的每超1人獎勵1000元;完不成任務每差1人扣500元。
劉寶玉說,上級下達的招聘任務,并非全年不變,而是隨著富士康生產(chǎn)情況的變化隨時追加。這造成了基層工作的慌亂,“大家都有抵觸情緒”。
去年三季度末,瀘州古藺縣東新鄉(xiāng)發(fā)文說,“因富士康成都項目產(chǎn)品的市場訂單增加,按各級分配落實名額比例,縣政府下達我鄉(xiāng)新增21人(原任務數(shù) 45人,共66人),現(xiàn)將調(diào)整后的目標任務下達各村,請各村務必抓緊時間完成富士康招募工作。”東新鄉(xiāng)下轄10個村,此番任務追加后,吶喊村原任務5人,新增3人;民主村原任務5人,新增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