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1日貴州省公務員面試真題
華圖教育
[題目]某地針對隨地吐痰行為,發(fā)行為人的照片、視頻,報工作單位,你怎么看?
【題型分析】
這道面試題屬于綜合分析里的社會現(xiàn)象類題型,觀察考生能否對問題全面、客觀地提出看法和分析,從而測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測評要素包括觀點的明確性、針對性、鮮明性;分析的深度、廣度、邏輯性;表達的條理性和說服力等。
這道題來源于一個地方政府的新的行政管理行為,為了維護城市的美好形象,針對公民素質問題,該地方出臺了這樣一項管理措施,請考生對這一措施談談看法,這能夠考查考生看問題的角度,是否具備公務員的視角和立場,是否能全面看待問題、深入分析問題、切實解決問題。
【參考答案】
在我們大力提倡建設“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今天,城市的環(huán)境問題也是受到人們普遍關注的,這可以從各地紛紛參與評選“文明城市”,推選“城市形象代言人”可以看出來地方政府對城市環(huán)境建設的重視程度,因此,某地針對隨地吐痰行為,發(fā)行為人照片、視頻、報工作單位,用這種方式以示警醒,對此種做法,我想我們應該客觀理性地來看待。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某地的這種做法,出發(fā)點是好的,希望通過這種嚴厲的措施,能有效減少隨地吐痰的行為,維護整個城市的環(huán)境衛(wèi)生。而且,自這項措施推行以來,也確實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個措施的推行,客觀上也會遇到問題:
第一,懲罰力度過大,群眾不能接受。發(fā)行為人的照片、視頻,甚至報工作單位,這對一個人的形象名譽的損害是非常大的,給人帶來的是一種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群眾會無法接受。而且,這也涉及到對個人的肖像權、隱私權的侵犯問題,也有可能引發(fā)一些社會問題。
第二,對于隨地吐痰行為的取證,本身比較麻煩,只能通過拍照或者視頻來取證,這需要較高的設備投入和人力投入,而且這也只能在某些易于操作的街區(qū)來安裝設備,需要專人管理,輻射面并不大,帶來的結果就是,只有某些特定街區(qū)減少了隨地吐痰的現(xiàn)象,在其他地區(qū),這種行為依然猖獗,并沒能解決根本問題。
因此,雖然此舉出發(fā)點良好,但是實際操作上會帶來很多問題,所以,這種措施不利于推行,也并未解決根本問題,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應對此事:
第一,保護城市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杜絕隨地吐痰,是市民素質的一種體現(xiàn),要改變?nèi)藗兊牧晳T,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要從根本上改變,應該是通過社會的宣傳和教育,社會的監(jiān)督,向人們傳播一種衛(wèi)生的理念,讓人們了解隨地吐痰所帶來的細菌傳播,城市形象破壞等問題,從思想意識上抵制這種行為。
第二,加強城市形象建設,設置一些垃圾桶,或者多用一些趣味標示,可以提醒人們講衛(wèi)生,城市的美麗干凈本身是可以對人起到一種約束作用的。
第三,也可以由適當?shù)膽土P措施,比如罰款和教育相結合,所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可以作為罰款的證據(jù)來使用。
總的來說,要改變?nèi)藗冸S地吐痰的習慣,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但是我相信,隨著我們這些措施的推進,隨著社會環(huán)保理念的不斷宣傳教育,從小孩子開始培養(yǎng),這種理念一定可以深入人心,我們的城市環(huán)境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