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本身所具有的隱蔽性和不確定性,也給網絡募捐帶來了監(jiān)管上的難度。當前,網絡募捐在監(jiān)督和管理上仍存在欠規(guī)范的問題,如部分基金會對資金的籌集、投向及捐贈的項目未能實現公開,社會捐贈資金在管理、使用過程中還存在不規(guī)范現象,資金的安全性也有諸多隱患。另外,網絡慈善發(fā)起的救助往往都屬于民間私募行為,募捐的發(fā)起者一般都不具備發(fā)起募捐的法律資質,如何去規(guī)范他們的募捐行為,如何監(jiān)督所籌善款的流向與使用,將是民眾最擔憂的問題。很多同友認為,國家應成立專門的網絡救助機構,對民間個人捐款進行監(jiān)管,定期公布賬目,最大程度地實現透明化和公開化。這不僅可以保障網絡捐助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還能有效規(guī)避不法分子進行網絡詐騙的伎倆。
2007年3月7日《光明日報》戴文:國家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guī),為廣大用戶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文明、安全的網絡環(huán)境。通過法律手段,明確網絡接人商、網絡內容提供者、網絡服務業(yè)者、線上資料服務業(yè)者及其他網絡上提供資料者的責任與義務,引導網絡從業(yè)人員、網絡服務機構嚴格自律,杜絕有害信息和不良網絡產品的制作。復制、發(fā)布和傳播。與此同時,凈化網絡環(huán)境還要加強網絡安全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fā),加快網絡安全技術平臺建設,大力推廣和普及攔截過濾等網絡技術,如濾網技術、安全技術、加密技術、信息追蹤技術等。
資料五
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編寫的《理論熱點面對面(2006)》一書指出:互聯網的復雜性,傻得沙果段沒有哪一個因家廢約突額油婚精紅8能任韜骼嘉勁深箴是方式和程度不盡而囫科像稱‘自由之國’紛轡國,’雖期沒有專門管理工聯網跡趙律一但卻塘邊步勞多的法律體系對互聯網實行嚴密的監(jiān)控。法律授權政府或執(zhí)法機構,可以截取嫌疑人的互聯網通信內容,網絡公司有義務向政府提供網絡用戶的有關信息和背景。法國的網絡管理在歐洲處于領先地位,在電子商務的誠信及數字簽名、互聯網通信的安全管理等方面均有立法,并實行實名上網,個人在網絡公司登記的資料必須是完全真實的。在新加坡,對網絡監(jiān)管比較嚴格,設立了專門機構監(jiān)控網絡有害信息,要求內容提供商認真履行對色情、政治、宗教、種族等方面的有害信息進行過濾的義務,對黑客、垃圾郵件、非法下載等行為的懲處也非常嚴厲。當然,如何真正做到對互聯網高效有力的管理,現在還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美國對網絡募捐的監(jiān)管比較規(guī)范,非政府組織——全國慈善信息局制定了募捐組織考試,大收集整理行為標準,每2~4年對全國的募捐組織進行一次評估,評估結果通過媒體和網站予以公布。募捐組織的透明度非常大,任何一個公民都可以去查賬,這種形式的監(jiān)管事實證明是十分有效的。
在美國,網絡募捐已經成為一種高度普及的大眾文化。在澳大利亞,網絡募捐均由民間經辦,與政府形成了一種合作關系。政府負責規(guī)劃募捐的發(fā)展,確定資助的總額和方向。但政府并不直接辦服務機構,而是由民辦機構去提供。民辦機構可以平等地通過競爭機制獲得政府的資助,但他們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提供政府規(guī)定的服務。民辦服務組織與居民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更加靈活地適應居民的需要,這些方面比政府辦的機構更有效率。同時,他們還可以充分利用自有資源,合理利用社會資源來提供周到服務,從而大大減輕了政府機構的負擔。
三、作答要求:
一、給定資料提出了“民間個人網絡募捐該不該稿”的話題,但“網絡已成為一個新的慈善平臺,網上募捐漸成為一種公益文化”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請根據給定資料一、三、四,解析“慈善”與“公益”這兩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字數不超過150字,滿分12分)
二、給定資料表明:“個人網絡募捐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請根據給定資料二所提供的案例作答。(滿分25分)
1.找出個人網絡募捐所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并將其整理成一份《情況反映》。
2.對西南大學女生陳某網上“賣身‘救母’”風波作出點評。
要求;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文體得當;字數控制在550字以內。
三、給定資料中提供以下數據:
?、?003年人均私人捐款;中國0.92元人民幣,美國828.7美元;當年中國和美考試,大收集整理國的人均收人之比為1。38,而人均慈善捐款之比為1: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