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當前位置:華圖網校 > 浙江 > 公務員 > 面試輔導 >
浙江公務員面試熱點:如何看待農民工"短工化"
2012-04-20 14:53  華圖網?!↑c擊:

  近日,清華大學社會學系與工眾網研究中心聯合發(fā)布《農民工就業(yè)趨勢報告》。該報告指出,與此前的農民工就業(yè)相比,目前農民工就業(yè)“短工化”趨勢愈演愈烈,農民工每份工作的平均持續(xù)時間還不到2年。2000年初次就業(yè)的農民工平均每份工作持續(xù)3.8年,但2008年就業(yè)的農民工每份工作只持續(xù)1.4年。

  為什么2008年初次就業(yè)的農民工會比2000年就業(yè)的農民工的“短工化”更加明顯?一個可能的解釋是越年輕的群體比年長者對工作的要求可能會更高,因此一旦目前的工作不如意或者有了更好的工作崗位,就會從原來的工作崗位辭職。事實上,這個現象并不僅僅限于新生代農民工,在非農民工群體也有所呈現。

  比如在2004年,上海職業(yè)介紹中心的一份調查顯示,上海25歲以下的求職者中一個月內重新擇業(yè)的比例高達32.2%,三個月內找過工作的占53.3%.報道該現象的新華網甚至用“上海年輕人的跳槽頻率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來形容這個現象。

  由此可見,年輕人比年長者更加容易跳槽,更容易出現“短工化”可能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而非農民工階層獨有。但是,農民工倒是有個現象迥異于城市工人,那就是農民工的就業(yè)場所比城市居民要更廣。有的農民工可能在一年之中會在多個城市就業(yè),這一點在城市居民中是不可想象的。絕大多數城市居民會固定在一個城市就業(yè),而不是在多個城市中選擇。當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農民工在城市里是無根基階層,遷移成本比較低,在不同城市中漂泊的現象也就很自然地產生于農民工群體。

  在現代商業(yè)社會,“短工化”的現象并不可怕,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社會進步的標志。現在的年輕人誰也無法想象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人一輩子都在一個機構就業(yè),在一個機構中生老病死。據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系教授斯蒂文斯的研究,一個人一生從事七份工作。而據美國勞工部統計局經濟學家彼雷特的一項始于1979年、共有10000名14至22歲的美國人接受的調查表明,這些調查對象在18至42周歲之間每人平均從事過10.8份工作。

  如果以此標準作為參照物,那么我們不必為中國農民工的“短工化”現象憂心忡忡,甚至要肯定這種現象,與那些數十年如一日在一個機構工作的員工相比“短工化”意味著現代的新農民工比第一代進城的農民工在對職業(yè)預期上有了更高的目標,同時體現為是對自身能力的自信。

  當然,簡單地說現代農民工比傳統的農民工更加自信也無多大意義。他們之所以能夠自信,是因為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發(fā)生了變化,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深刻地影響了勞動力市場中的勞資力量對比,因此現代的農民工能夠比他們的上一代更能“短工化”。

  歷經了三十多年的經濟發(fā)展,中國的經濟總量和質量都有了大的提升,農民工在城市中的就業(yè)崗位也比以往更為豐富,這使得新農民工在勞動力市場上擇業(yè)更為從容。相比較而言,老一代農民工的就業(yè)選擇比較單一,隨著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勞工的就業(yè)面就越來越廣,選擇也越來越大。

  尤其是實施了三十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中國的勞動力在供給上越來越稀缺,以前多個工人競爭一個崗位的現象在很多地方已經被“用工荒”所代替。在這個背景下,農民工的“短工化”自然會越來越嚴重。而且,這些農民工所從事的職業(yè)在某種程度上是屬于他們獨有,而不會有另外的人群來競爭———城市居民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很少愿意去從事“酒店服務員”等看起來簡單而枯燥的工作。

  作為享受中國經濟奇跡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農民工,他們的視野和預期都迥異于他們的前輩,再加上“人口紅利”的消失,“短工化”現象也就在所難免。很明顯,用人單位,而不是農民工是這現象的最大受害者,誰都知道員工流動過于頻繁會影響企業(yè)的效率。當然,解決“短工化”現象的鑰匙不在農民工手里,而是取決于用人單位。

  如何應對這個現象,看看其離職原因吧。這份報告指出,64.28%的男性農民工和56.54%的女性農民工是因為對公司條件不滿意而離職??磥?,用人單位在這個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當然,如果有企業(yè)可以通過加強其內部管理而應對“短工化”,那就另當別論———市場競爭的勝利者永遠屬于能夠面對這一挑戰(zhàn)的強者。不過,我們更需銘記的是,人越來越貴了,人口紅利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

發(fā)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表情:
匿名

最新評論

201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課程表
華圖網校命中2012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意見反饋 | 合作加盟 | 媒體關注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網址導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圖網校 版權所有 京ICP證09038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2477號